套定额实例剖析:从实际案例看工程造价精准计算方法
在建筑工程领域,套定额实例是一项极为关键且具实操性的工作。它贯穿于从项目规划到最终竣工结算的全过程,精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与项目效益。
例如,在一个新建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中,首先要确定基础工程的定额套用。该小区采用筏板基础,根据地质勘察报告,基础持力层为粉质黏土。在套定额时,依据土壤类别、基础形式等条件,查阅当地建筑工程定额。对于土方开挖,按照定额规定,区分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的不同情况。若采用机械大开挖,需明确开挖深度、放坡系数等参数,以此对应到定额中土方开挖的具体子目。比如,该小区基础开挖深度为 3 米,放坡系数经计算确定为 0.33,通过查找定额手册,找到适用于该深度和放坡条件的机械土方开挖定额子目,其包含了挖掘机台班数量、人工配合清底等工作内容及相应价格。
接着是钢筋工程。该工程的钢筋有多种规格型号,如 HRB400 的 Ф12、Ф14、Ф16 等。在套定额时,要分别统计不同规格钢筋的用量。根据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,计算出每种规格钢筋的长度、重量。对于 Ф12 的钢筋,通过计算得出其总重量为[X]吨。然后,依据定额中关于钢筋制作、绑扎的规定,找到对应的定额子目。这里要注意钢筋的接头形式,如该项目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,在定额中找到包含电渣压力焊接头数量及相应人工、材料消耗的钢筋绑扎定额子目。以 Ф12 钢筋为例,套入定额后,就能明确其制作、绑扎所需的人工工时、电焊条等材料用量以及对应的价格,从而准确计算出钢筋工程的造价。
.jpg)
模板工程同样重要。该小区的筏板基础模板采用木模板。在套定额时,根据基础的形状、尺寸计算模板的接触面积。筏板基础长[长数值]米,宽[宽数值]米,经计算模板接触面积为[面积数值]平方米。按照定额规定,找到木模板安装、拆除的定额子目。该子目包含了模板材料的消耗量以及人工安装、拆除的费用。比如,每平方米木模板安装需人工[人工工时数值]工日,模板材料消耗为[模板材料用量数值]立方米,通过套定额,就能得出筏板基础模板工程的费用,为整个基础工程的造价核算提供准确依据。
.jpg)
混凝土工程也是如此。该基础采用商品混凝土,强度等级为 C30。在套定额时,根据混凝土的用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子目。经计算,筏板基础混凝土用量为[混凝土用量数值]立方米。考虑到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距离在定额规定范围内,找到商品混凝土 C30 的浇筑定额子目。该子目明确了混凝土的消耗量以及浇筑所需的人工费用等。例如,每立方米 C30 商品混凝土浇筑需人工[人工工时数值]工日,通过套定额,可准确算出混凝土工程的费用,进而完善基础工程的造价计算。
在整个套定额过程中,要严格依据施工图纸、规范要求以及当地定额规定进行操作。每一个环节都需细致入微,确保定额套用准确无误。只有这样,才能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合理、准确的工程造价,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方的经济利益。套定额实例也是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积累经验、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,通过不断实践,能够更加熟练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工程情况,为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发挥重要作用。